1980年的香港庙街,每到子时便化作阴阳交界的缝隙。
霓虹灯在雨幕里晕成暧昧的光斑,混杂着咸鱼味的海风卷过摆满青铜器的摊位,摊主们用手电筒照向主顾时,光束里总浮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灰絮——老地师们管这叫"
人气与鬼气的絮状物"
。
徐墨农背着杨公盘,腰间的藤编襁褓里坐着四岁的陆惊鸿。
小家伙正把一枚刻着"
永乐通宝"
的压胜钱含在嘴里,铜锈在舌尖染出青黑纹路,活像偷喝了墨水的小狸猫。
"
再啃下去,舌头要变罗盘针了。
"
徐墨农伸手想夺钱,惊鸿却咯咯笑着躲进他白胡子里,胖手趁机摸向老人腰间的牛皮袋——里面装着从九嶷山古墓带出的半块金箔,最近总在深夜发出微光。
"
今晚来寻活眼。
"
徐墨农压低嗓音,目光扫过街角卖酸梅汤的摊位。
那摊主戴着斗笠,帽檐压得极低,面前的铜锅里飘着九片乌梅,正好排成北斗形状。
惊鸿突然指着锅子尖叫:"
爷爷,星星汤!
"
惹得周围几个穿喇叭裤的青年哄笑起来。
鬼市的规矩是"
问价不买遭雷劈,见宝不语惹鬼缠"
。
徐墨农在卖古董表的摊位前停下,摊位上摆着只镶着罗盘纹的怀表,表盖内侧刻着"
陆氏航运三十周年"
字样。
惊鸿的玉珏突然在襁褓里发烫,小家伙伸手去抓怀表,却被摊主一把拍开:"
小娃娃手气燥,别污了老货。
"
徐墨农注意到摊主食指缠着纱布,纱布上渗着紫黑色血迹——那是中了南洋"
血蛙降"
的征兆。
"
这表怎么卖?"
(第1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