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赵瑞兄,窦翊兄。”
赵淩才刚给窦荣把大氅解下来,听到声音回头看去,发现是戴凤,放轻松地笑了笑:“戴凤兄来了啊。
戴伯父也来了。
来得正好,这天气是要把你们留在我们这儿不让走了。”
窦荣也跟着赵淩一起招呼,拍了拍赵淩头上落下的雪花,把大氅递给过来伺候的下人。
比戴家父子慢一拍的也是两对中青年组合。
中年人都眼熟,都是工部的,算得上赵淩的同僚。
窦荣看是赵淩的客人,就先带着单纯来拜年的戴家父子去了别处。
赵淩把他们带到采暖更好一些的偏厅:“坐这边暖和一些。”
两位同僚来的目的很明确,就是想让儿子跟着赵淩干活。
其中一个姓卫的,是被赵淩开除了的。
这人倒也不是态度有问题,而是:“令郎的长处不在算学方面,来我手下怕是耽误了,不如再等等更好的机会。”
卫家“孩子”
真的不是不努力,而是不会就是不会。
就他短暂的相处,了解下来,感觉这位其实很适合去做个教书先生,像他表姐夫那样去做个教谕就很好。
只是做家长的总是望子成龙,想给儿子谋划更好的未来。
在小县城里当个教谕能有什么前途呢?
升个县令都费劲。
要是跟着赵淩去市舶司,要是做得好,无论是去户部还是鸿胪寺,说出去都是京官;哪怕做得一般,待在象州也是繁华富庶之地,生活必不能差了。
这边说完了,另外一家姓薛,迫不及待上前,也是想要到赵淩手下干活的。
“犬子之前在外游学,错过了统一招考,特意来赵郎中这儿寻个出路。”
“好说。”
赵淩就随口出了几道题,算学的外语的都有。
这位显然是特意准备过的,两方面都能答上一些,只是水平一般般,算不上优秀。
他就说道:“今天先住一晚,明日回城去我家中,找我家人拿一份教材先学起来。
每月一考,合格就留下来。”
这对父子一听,高兴得像是已经拿到了任命一样,连连道谢。
赵淩看他们这么高兴,有些不理解,多问了一句:“就算考核通过了,也就是个从九品的小官,值得这么高兴?”
“嘿嘿。
哪怕考核没通过,只要算
(第3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