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0章 写作方法 自我效能感的深度运用与创新表达-《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》

第190章 写作方法 自我效能感的深度运用与创新表达(第2页)

此外,不同人物之间自我效能感的差异也会导致冲突。

在商业题材小说中,两个竞争对手,一个自信满满、野心勃勃,自我效能感极高,计划大规模扩张企业;另一个则相对谨慎保守,自我效能感较低,更注重企业的稳定发展。

他们在市场策略、资源争夺等方面必然会产生激烈的冲突,这种冲突将使情节更加紧张刺激,充满戏剧性。

(二)利用自我效能感制造情节的起伏与转折

自我效能感的突然变化能够为小说情节带来意想不到的起伏和转折。

当人物的自我效能感处于巅峰状态,对未来充满信心时,一个意外事件的发生可能会瞬间摧毁他的信心,使情节急转直下。

比如在一部武侠小说中,主角经过艰苦修炼,终于练成了绝世武功,自我效能感达到,准备去找仇敌报仇。

然而,在途中他却发现自己的武功被神秘力量封印,此时他的自我效能感一落千丈,情节也从他的复仇之路转向了寻找解开武功封印的方法,产生了巨大的转折。

相反,在人物自我效能感极低,陷入绝望之时,一个偶然的机会或他人的帮助,又可能使其自我效能感重新燃起,为情节带来新的希望和发展方向。

如在一部灾难小说中,幸存者们在面对物资匮乏、恶劣环境的多重打击下,自我效能感几乎丧失,认为自己无法生存下去。

但这时,一位经验丰富的探险家的出现,带来了新的生存知识和希望,让幸存者们的自我效能感逐渐恢复,情节也从绝望走向了求生与反抗,产生了积极的转折。

(三)构建自我效能感的成长型情节线

创作者可以围绕人物自我效能感的成长,构建一条独立而又与主线紧密相连的情节线。

以一部校园励志小说为例,主角刚进入高中时,由于学习基础薄弱,在班级中成绩垫底,自我效能感极低,对未来感到迷茫。

随着故事的发展,他在老师的鼓励下,开始制定学习计划,努力学习。

在这个过程中,他不断克服学习上的困难,每一次小的进步都使他的自我效能感有所提升。

从第一次在考试中及格,到逐渐进入班级中游,再到成为班级的佼佼者,他的自我效能感随着学习成绩的提高而不断增强。

这条自我效能感的成长情节线,不仅丰富了故事内容,也让读者看到了主角的努力和坚持,感受到了成长的力量。

三、自我效能感对小说主题的深化作用

(一)通过自我效能感表达个人成长与奋斗主题

许多小说以个人成长与奋斗为主题,而自我效能感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支撑作用。

通过展现人物自我效能感从低到高的变化过程,能够生动地诠释个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,如何通过自身努力和坚持实现成长与突破。

例如在小说《平凡的世界》中,孙少平出身贫寒,面对艰苦的生活环境,他一开始的自我效能感并不高。

但他没有屈服于命运,通过不断读书学习,开阔自己的视野,在艰难的工作中磨练自己的意志。

随着他在生活中的不断经历和成长,他逐渐变得自信、坚强,自我效能感不断提升。

他的故事深刻地表达了在平凡的世界中,普通人通过奋斗实现自我价值、追求梦想的主题,让读者感受到了奋斗的意义和力量。

(二)借助自我效能感探讨勇气与信心的主题

自我效能感与勇气、信心密切相关,小说可以通过人物在不同情境下自我效能感的表现,深入探讨勇气与信心的主题。

在一部战争题材小说中,士兵们在面对残酷的战争时,内心会恐惧、会迷茫,自我效能感也会随之波动。

但那些最终能够勇敢地面对敌人、坚守阵地的士兵,正是在不断克服内心恐惧、增强自我效能感的过程中,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心。

通过描写他们的心理变化和行为表现,小说能够引导读者思考勇气和信心的来源,以及在困境中如何保持勇气和信心,从而深化了小说的主题。

(三)利用自我效能感揭示社会阶层与个人发展的关系主题


(第2页)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